找到相关内容513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南公怀瑾上师传承准提法修持仪轨简要

     圆 满 次 第   每次念毕后,(遍数自定,愈多愈好)准提印散于(头)顶上,改结定印,而入圆满次第,即想字轮收摄入于中间嗡字,嗡字收摄入于月轮,月轮收摄入于光明如黄豆大一直冲上顶,刹那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准提菩萨|南怀瑾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1303153141.html
  • 平时不为他人想 此人行为如牲畜

    获得解脱。法王如意宝的《忠言心之》讲得非常殊胜[1],跟这里的颂词基本上吻合,中云:“自欲乐生三界苦,利他心生诸善乐,故随人天之导师,应发无上菩提心。”三界的一切痛苦,都是...-----------   [1] 法王的《忠言心之》是《大圆满心性休息》的总集,《大圆满心性休息》所讲的一品,法王如意宝就用一个颂词归纳了。当时在五台山,法王用23分钟就写下来了。 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宣讲

    利他|慈悲|菩萨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22190522850.html
  • 甚深内义之五蕴与五大的本质(10)

    不会太难了解吧!我也稍为提到了气脉的形成。气脉在梵文里称为“那迪”,藏文则叫“乍”。明天我们要特别讲到气脉有组织。再隔一天,则是有关气的东西,之后再谈到。我们每一天都有一个特别的主题。一般来说,“甚深内义”的教法共有十一章,它谈到了我们的内、外以及其他方面的组织系统。我们不会特别去注重哪个章节,但会每天开示一个主题,让大家了解外在的肉身和内在气、脉、等的运行和作用。我们将以此方式来学习整个...

    卡特仁波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5444809.html
  • 唐密简要

    身成佛。  (2)重视,开出娑婆。  唐密不但重视人身脉道,而且重视作用,有偈云:“心中起,贯彻身口意,不废六尘境,三业自清净”这是大般若菩萨与六尘接而不染的颂词。况且唐密认为释尊的化土整个娑婆世界是由开显出来的,佛和大菩萨能够通过,将三界六道一一开显或同时开显出来,由此可见唐密是如何重视了。  不过唐密重视的脉道明,是有选择的,是和宗趣有关的。唐密一向主张直趋无上菩提,不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50162231.html
  • 密宗行者应该懂得的几个大问题

    密宗行者应该懂得的几个大问题   (一)守住身口意三密)  密宗的习练离不开上师,离开上师则一事无成。因此,密宗修持者是无法自学的。上师所传的真言、气脉、观想都是不可思议,无法讨论的,先要全盘...者去证悟的,证悟的前提和基础是通过苦修,消除业障,积攒姿粮,俱生大乐,达到得见自性的境界,并非易事,亦非短时间可以成就。这就需要苦修、实修、诵咒、大礼拜,修气脉,闭关习定等,每天坚持一定的时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2866811.html
  • 密咒金刚乘超胜之理

    分别,说密乘方便多,能够快速成就。如修本尊、气脉等方便,这种区分应该只是支分上的区别。这样在支分上的区别还有很大的弊病,甚至很难区分与其它宗教的不同意义,因为印度教甚至道教等也修本尊、气脉等方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4085116.html
  • 佛教医学的特色

    在粗身心下的细身和细心,此乃佛教医学探讨心身关系之重点。所谓细身是指由气、脉、按一定法则构成的内在微细的生理机制。虽然人的肉眼不可见,却是表层身心发挥作用的内在根源。其中的气,是指人身中肉眼不见却...为脉轮。其中,项喉心脐四轮为根本轮,心轮中所藏黄豆大的“和合”圆,为人阿赖耶识之根本。另外中脉底端的海底轮为生命之气的发源地,潜藏有无穷的人体能量。   意为精滴,为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4766031.html
  • 噶举派祖师那洛巴尊者传(二)

    ,那洛巴遂完好如初。接着,就给予他永恒喜悦与暖乐自的拙火教法。  此法分为两部分:相信透过清晰观想得以体验拙火,利用拙火作为方便。  对于清晰观想即可生起拙火,这种信心包括三方面:  ·修行脉气...的方面分为:视根为脉、气、,视根为心境,视根为脉、气、与心境共通之处。  关于视根为脉、气、方面,那洛巴曾说:“脉静气动创造。”  脉再分下去,又有粗脉、细脉、极细脉的区别。  在如同...

    噶举派祖师那洛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4143942.html
  • 佛教对于人类的永恒价值 ——佛教(佛经)价值内涵之探讨

    身心,特别是对细身细心中的气、脉、等,有着相当细致的认识;佛教唯识宗对于心识现象的阐述,深入到末那识、阿赖耶识(分别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潜意识、灵魂深处);佛教密宗对于死亡的过程与中阴境界有着颇为详细...,以及和光明,等等。这些都是对人体生命潜能的深层次观察,是对生命科学的独特贡献。可以说,这些也都是有待于现代生命科学进一步开发与研究的重要课题。   在所有的气功种类中,佛教的禅定(瑜伽)无疑占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2454379.html
  • 密宗灌顶论(上)

    接受本灌之先决条件。(详第二章灌顶条件中)   2.认可此后能修滚打菩提心道,即是修习自身气、脉、、拙火、金刚拳等,渐次积集,感召空色明印或实体明印现前助伴之胜因。即此胜因,以取得请求第三智慧灌顶...第二秘密灌顶,虽用上师金刚持父母双运滚打菩提心,然惟是加持弟子自身五轮功德开显。若在此二灌后,修习认可之道,于气脉已有调整自在,防护亦有把握,则当正式运用明印,故有举行第三智慧灌顶之必要。智慧者,...

    陈健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2344018.html